新闻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两学一做

【两学一做】党员必备基础知识解读(三)

来源:潮星党建    发布日期:2017/6/7 13:37:00    浏览数:11531

1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党章》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解放生产力就是排除、克服、革掉使生产力难以发展的阻力、束缚、桎梏,为生产力的发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发展生产力就是人们从事物质的、精神的生产活动,改变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在总体上使生产力得到增长和发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我们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当前,我国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化,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显现出来,如果不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深入改革,力克难关,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所以,我们要直面当今中国和世界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坦途。

12.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党章》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我们党的政治地位决定的。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在科学总结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最为深刻的教训。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适应了当代世界发展变化的实际。

13.“三个有利于”

《党章》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如果说,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那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回答的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并非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问姓“资”姓“社”,而是反对离开这三条标准去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从而在改革开放中迈不开步子。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决不可以把那些既可为“资”服务又可为“社”服务的东西,或者根本就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排斥。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说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决不是社会主义目前所需要和允许的。

14.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党章》指出,“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五位一体”总布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不仅对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期待。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5.“两个一百年”

《党章》明确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作了重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在国际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分享到: